武汉科技大学自考老师微信
(扫-扫上方二维码添加)学历相关问题请添加老师微信,武汉科技大学自考老师将免费为您解答
武汉科技大学自考热门
武汉科技学院2009年十件大事
来源:武汉科技大学自考 发布时间:2010-01-27 查看:217次
武汉科技学院2009年十件大事
一、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实现世界纺纱技术新突破。
2009年,我校徐卫林教授发明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该技术创造了棉纺500英支、毛纺500公支的崭新世界纪录,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盛赞为“对传统纺纱技术一次革命性突破,使我国纺织技术发展站在了世界前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湖北省人民政府分别召开专项技术推广会。郭生练副省长亲自到会并为我校授牌成立“湖北省现代纺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受科技部委托牵头组建了“中国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科技创新联盟”;受省科技厅委托主持制定湖北省纺织产业技术路线图,为国家纺织行业技术进步和湖北省纺织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科学技术创新再结新硕果。
2009年,我校曾庆福教授主持研发的“纺织印染废水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分质处理回用技术”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技术开创了高温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在线回用先例,实现了高温有色印染废水的有效脱色和循环使用,使印染废水回收率达到90%,节水达90%以上,为我国纺织印染行业完成节能减排20%的整体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学校牵头组建了“中国苎麻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此外,学校还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高水平科技奖项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三、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学研究水平达到新高度。
2009年,我校方文波教授主持的“基于智能教学平台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得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实现了我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的历史性突破。同时,学校还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奖6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教育教学成果奖10项,全国电子信息实践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1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获得教学成果的数量与层次均创历史新高。
四、新增5名“楚天学者”, 高水平国际化学科团队建设实现新跨越。
2009年是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年”。学校承办了“湖北省第五届楚天学者讲坛”,获批首批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进一步吸纳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开放性的平台。依托高水平学科平台和优势学科,围绕纺织服装特色,全年新增“楚天学者”5名、“阳光学者” 6名。学校“楚天学者”和“阳光学者”分别达到9人,一批海外、境外高层次领军人才汇聚我校,形成了高水平国际化的特色学科团队。
五、122名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高级职称,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2009年,学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我校具有自主评审权的六个学科高评委首次开展职称评审工作, 122名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高级职称,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学校全年选派了37名骨干教师赴国外知名大学研修学习,教师国际化进程纵深推进;38名教师被聘为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徐卫林教授获得了200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美国纤维协会杰出成就奖。多名教师荣获“纺织之光”教师奖。学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六、获得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和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立项资助,承担基础研究项目和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获得新提升。
2009年,学校在基础研究领域和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领域的科研优势进一步彰显。“非水溶性丝素粉体与功能聚合物复合小口径人造血管的结构与性能研究”项目获得“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前期研究专项资助,充分显示了学校在生物材料基础研究领域的科研优势。“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苎麻产业发展关键技术与设备”等项目获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立项资助,充分显示了学校在国家经济发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杨献珍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等4个项目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学校全年国家级项目立项达25项,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显著提升。
七、获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质量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
2009年,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适应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成功获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轻化工程专业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特色专业,《纺织材料学》、《线性代数》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学校新增4门省级精品课程,纺织材料与加工教学团队获得省级教学团队立项,艺术与服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得省级立项。我校学生获第十七届“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总决赛冠军;获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总分列全国高校第28位;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设计及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比赛中累计获得各类奖励近300项,其中特等奖5个、一等奖28项、二等奖78项、三等奖180余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八、圆满完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思想建设成果成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动力。
2009年,学校圆满完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校党委以“改革创新推进科学发展,求真务实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大学”为实践载体,按照省委常委张昌尔同志提出的“做省属高校改革创新的排头兵”的要求,高起点筹划、高标准推进学习实践活动。学校领导深入24个院部单位开展全面调研,共召开调研座谈会24个,发放调查问卷2100多份,整理出27个边学边改的问题,其中通过了教职工公积金缴纳调整方案并付诸实施。学校扎实落实整改,制定了校级领导班子工作职责、问责制和考核办法;学校制定和完善了以财务管理为重点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招(议)标办公室,对东湖校区教务办、学工办、财务办、保卫办实行垂直管理,优化了校内运行管理机制。省委学习实践办、省高校工委学习实践办简报5次刊发我校学习实践活动特色,《中国教育报》刊发了我校学习实践活动的经验。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全校师生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统一了认识,坚定了走高水平特色发展之路的信心,思想建设成果成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动力。
九、外经贸大楼等一批校园基础设施相继竣工,现代大学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迈出了新步伐。
2009年,学校新建和改造了一批校园基础设施。建筑面积为30000余平方米的阳光校区外经贸大楼已经竣工,即将交付使用;阳光校区 11号学生宿舍楼已经交付使用,12号学生宿舍楼已经动工修建,完成了东湖校区食堂等100余项维修改造项目;改造和更新了阳光校区技防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与周边高校合建了南湖路教育网环网光纤系统,保障了我校网络出口的可靠性和稳定;阳光校区新建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的苗圃基地,建成了8000平米的红枫林,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十、纺织科技馆建成开馆,大学文化建设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创了新局面。
2009年 “武汉科技学院纺织科技馆”建成开馆,进一步彰显了学校的办学优势、特色和成果,丰富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制造”国际研修班、“第二届两岸纺织科技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学者来我校开展学术报告、学术讲座活动近百场,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多名教师荣获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劳动模范、省级 “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顺利通过了教育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试评估,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创佳绩。校园宣传“创新工程”、对外宣传“珍珠工程”喜结硕果,中央省市媒体全年823篇次聚焦学校特色发展成果,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赢得了良好社会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