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自考老师微信
![武汉科技大学自考老师微信](/images/zkwxq.png)
(扫-扫上方二维码添加)学历相关问题请添加老师微信,武汉科技大学自考老师将免费为您解答
武汉科技大学自考热门
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打造电商特色人才
来源:武汉科技大学自考 发布时间:2010-02-28 查看:206次
工商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纪实
为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育更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工商学院依托大学生创新电子商务分园区建设,在推动大学生创新教育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一、凝练理念、构建体系
工商学院分党委及领导班子认为,在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也是打造工商学院特色、增强学院实力之根本所在。为此,学院紧紧围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大力开展大学生创业分园区建设工作,构建了有利于创新人才健康成长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学院在深入调研、科学分析、反复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学科建设,培养电子商务特色人才”这一实践载体。围绕这一载体,学院提出了“思想认识达到新高度、能力素质得到新提升、解决问题取得新成效、创新机制实现新突破、科学发展再上新水平”等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制定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五个方面的具体措施,有效推进了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发展。
(工商学院举办暑期实践报告暨表彰大会)
二、创新机制、搭建平台
工商学院主要有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两个本科专业,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投资与理财、物业管理等五个专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以商务人才培养为主,以学生的商务理念、商务知识、商务实践、甚至商务创业为培养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
1、成立大学生创新实践教师指导团队,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2009年3月,学院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以区别于计算机专业及单纯的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指导团队,由副院长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团队的工作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现代商务的运作模式,不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学院还将教师教学团队分为电子技术组和商务活动组两个部分,分别对学生进行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学院从学期初制定教学计划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加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例、增加实践技能训练项目、改善实验实习条件、加强联系实习基地建设等。
实践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人员,只有不断提高实践教学队伍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才能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为此,学院不断完善培训机制,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实践教学人员进行培养,选派实践教学人员到相关高校和企业进行实践锻炼,鼓励他们申报课题,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参与实验装置项目的研制开发,以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2009年,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学院先后选派三批教师外出培训。
(工商学院组织学生参加经营管理模拟大赛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全国性比赛,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009年上半年,学院组织学生参加了多项赛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中国互联网协会建行“e路通”杯第二届(2008-2009)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中,工商学院有两个队进入复赛,最终女子旗舰号团队在这项业界最具影响力的赛事中喜获三等奖,学院卢玮老师获得优秀教师指导奖;在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阿里巴巴集团公司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明日网商”比赛中,学院组织了300多名学生网上报名参赛,有7名同学进入了全国1000强;在2009年全国高职高专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中,学院派出的两支代表队均获得了二等奖;在2009年武汉科技学院“赢在校园”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学院选送的“学生式保险箱”项目荣获一等奖。
三、扎实推进、特色鲜明
学院认为,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其目的就是要培养既有就业能力,又有创业意识的社会需要的现代大学生;不仅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创业、如何规避风险等具体问题,更主要的是要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转变,为教育创新建立良好的教学平台,从而逐渐形成工商学院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特色,将学生的学习过程沿着“理论→实践 →创业→理论”这一过程层层推进。总体而言,工商学院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活动主要形成了以下几个特色:
一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创新、创业活动的主体,在分园区创业实验室的组织机构、运行方式、制度管理、教学内容等方面,均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引导,使各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都尽可能以学生自主设计、自行组织来完成,从而实现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以创新创业为目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不仅在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中运用,而且还可以扩大到工商学院其他相关专业。
(工商学院前往阿里巴巴 “跟踪”指导学生就业)
二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的认知兴趣和自我发展需要,是其进行自主学习、开展创新实践的主要源泉和动力。因此,学院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引导他们做不同的创新、创业实践,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求知需求,让学生在学校内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并提升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三是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精神和理念是电子商务分园区运行的核心主题。在创新创业实验过程中,各项活动都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和创业,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力求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教学空间,激发和释放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四是强调知识的复合性。电子商务本身就是一个由理工和经济相结合而产生的复合性学科,也是一个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求学生既要懂电子技术又要懂管理。为此,学院将教师辅导团队分为电子技术组和商务活动组,充分发挥老师们的专长,就各自的专业领域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五是利于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践创新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学会自己在团队中如何担任好自己的角色,掌握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学会自学、自立。学生在实践创新训练中不仅提升了专业知识水平,增强了实践能力,而且还锤炼了性格、锻炼了品质,发展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六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学生在实践创新过程中得到了较为全面的锻炼,这种锻炼不再局限于自身的专业,而朝向多元化、特长兴趣化和社会需求化的方向发展。借助创新实践平台,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得到了有效提升,显著增强了就业能力。此外,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也使学生对目前的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有了更为充分的了解,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理性择业、理性就业。2009年,工商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新突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7.78%,签约率为84.44%;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0.3%,签约率为25.05%。
“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打造电子商务特色人才”是工商学院在探索与尝试大学生创新分园区的建设方面迈出的坚实一步。工商学院将进一步巩固创新教育成果,加大大学生创新实践分园区建设的力度,扎实推动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为造就越来越多的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